2011-10-01

《鬼扯》


《鬼扯》
時間:2011.10.01(六)19:30
地點:363小劇場
演出:外表坊時驗團(王世緯獨角戲)
編導:單承矩

若沒有特別說明這齣戲的靈感來源改編自書本《靈界的譯者》,我會一廂情願的將其看成是齣演員半自傳性的獨角戲演出。它將靈媒與演員作本質上的連結,靈媒是「翻譯」、「詮釋者」,為達到某些目的在信徒面前表演,演員亦然,只是演出的對象是觀眾;靈媒讓信徒相信他們看不到的東西、透過亡者或神明的指示改變、影響信徒,演員讓觀眾一起看見表演者腦袋中的想像,觀者若相信了或許會因此在心底激發出各種感觸。再者,透過主線角色「索非亞」的生命故事,讓觀眾不自覺的從中折射出自我的生命反思,這些純粹是屬於索非亞的?抑或也屬於王世緯?

劇中王世緯一人分飾多角,「王世緯」、「索非亞」、「說書人」、「扮鬼嚇死遊客的女演員」...等,她充分利用不同聲音的質感揉出不同角色的樣貌,再配合服裝、身體姿態,在舞台上從容轉換的過程非常精彩。雖然我不甚喜歡刻意用大舌頭、臺灣國語、語音上揚等極具戲劇性的表現方式來創造、區隔角色,總是有嘩眾取寵之嫌;但仔細聽她說話的輕重緩急,從中可以聽到角色的人格特質,語言的節奏感掌握得相當好,聲音的穿透力也有,因此即便是語速急促的大舌頭童音,每字每句都讓你聽得清清楚楚、毫不含糊。

我特別喜歡劇情中安排讓戶外的環境音進入,在車水馬龍的復興南路上打開四樓的氣密窗,窗外的聲音流瀉進劇場空間,轟隆轟隆的捷運列車經過打破黑盒子造成的幻境,將觀眾拉回現實,但幻覺並沒有消失,在這樣亦真亦假的恍神狀態中,也在觀眾身上製造了有趣的戲劇性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我很好奇,若那樣嘩眾取寵的表演方式,為何仍存在?學院派的技巧價值何在?是否有能完全取代其的表演方式?若無,何時適合這樣的方式?有個很籠統的答案叫各有各的價值,那何時該取誰的價值較適當呢?若有一種能完全勝過所謂"學院派"的表演方式,那為何其遲遲沒有被淘汰?這樣的表演方式目的是什麼?是為了帶來什麼?那其他的表演方式又是要帶來什麼?戲劇到底要帶來什麼?所以,該選哪一個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批評指教與支持。
    (其實我也不太稱的上學院派) 呵呵
    但喜歡聽大家喜歡或不喜歡的意見

    謝謝來看戲

    王世緯

    回覆刪除